【IAFL 12】法院同声传译展必赢官网教师“英语+法律”复合能力
通讯员:万东方
编者按:7月6日上午,作为第十二届国际法律语言学大会(简称“IAFL12”)的一个重要环节,130多位法律语言学专家学者和法律执业者前往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参观交流并观摩庭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余蕾老师和高翻学院研究生高万锐同学担任主题发言同传工作,商英学院沈璐老师担任当日庭审的法庭口译工作。记者分别采访了沈璐老师和余蕾老师,了解法院同声传译背后的故事。
广州中院庭审现场
沈璐老师:
问:沈老师,请问您担任过多少场庭审的法庭口译工作?
答:我从2003年开始担任法庭口译员,在区级、中级、高级共6家法院担任过250多场庭审的法庭口译员。
问:沈老师真是经验丰富。这一场有众多国内外法律语言学专家观摩的庭审,跟您以前担任法庭口译参加过的多场庭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吗?
答:以前也有几次在很多旁听人员的庭审中担任法庭口译工作。但这次还是很特别,因为旁听人员都是法律语言学专家,其中还有较多从事并研究法庭口译的专家。
沈璐老师(左)担任法庭口译工作
问:面对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律语言学专家,您在做口译的时候会觉得紧张吗?
答:肯定会有一定的现场压力。以前有些案件庭审也有很多人来听,但一般旁听席上坐的是被告人的亲属或使领馆工作人员;如果是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也会有很多媒体出席。但那些旁听人员都不是我的同行,对法庭口译都不太了解。但这次不同,这次来的都是法律语言学专家,不是一个两位,是一百多位!而且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有国际法律语言学专家观摩的在中国开庭审理的涉外案件。尤其是当我看到来自澳大利亚的Sandra Hale教授坐在旁听席上的第一排,我还是有挺大压力的,因为Hale教授是全世界公认的从事并研究法庭口译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
问:那您可是中国司法公开的历史见证者!能简要的说说当天审理的是个什么样的案件吗?
答:作为法庭口译员,我不能对案件进行评论。但可以概况地说这是一个普通的走私毒品案,被告人体内藏毒,在通过中国海关时被人赃并获。
问:这么一个普通的案件,没有电视剧里各种悬疑情节,旁听庭审的专家们感兴趣吗?
答:涉毒案件是广东省涉外案件中占比最大的案件类型,我觉得让专家学者们观摩这个案件的庭审,就是将广东涉外司法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而且法院也只能在最近排期的案件中确定一场庭审供外国专家观摩,不会为了观摩而刻意安排。所以安排观摩这场庭审体现了我国司法的严肃性和大会组织者的真诚用心。而且,司法现实不是小说,也不是影视剧,旁听的都是法律语言的专家,他们关注的是语言在司法程序中的运用和作用,不是离奇的情节,对他们来说,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词语也值得玩味。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外国专家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庭审,而且是涉外案件的庭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听得很入神。
问:这场庭审安排您这么经验丰富的译员担任现场口译工作,想必反响一定很好吧?您对您当天的工作表现满意吗?
答:我当天的表现应该还可以,正常发挥。我很高兴的是,后来有参会代表认出我就是法庭口译员,直接叫我“the court interpreting lady”。更让我欣慰的是Sandra Hale教授专门走过来对我说:“You did a good job”。还有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的前主席Edward Finegan教授、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法官Peter Gray等专家在观摩庭审之后都对我说我做的工作太不容易了,而且做得很出色。听了这些评论,我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余蕾老师(左)担任新闻中心发布会同传工作
余蕾老师:
问:余老师,您当天跟沈老师的分工有什么不同?
答:沈老师负责当天观摩的庭审的法庭口译工作,而我和我的搭档负责当天在广州中院新闻发布中心的会议同传工作。我们负责当天除庭审口译外其它所有的会议口译工作,主要是在庭审观摩前向参会代表翻译中院廖荣辉副院长致词和对法院的基本介绍,在代表们的庭审观摩结束后,翻译中院刑一庭万云峰庭长以“改革和完善中的中国刑事审判”的为题的大会演讲。
问:同传翻译专业性这么强的发言,一定很难吧?
答: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好在我自己有一定的法律教育背景和法庭口译经验,对该发言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还能应付。
问:余老师,我知道您同传经验丰富,那么这一次同传体验跟您以往的同传工作体验有什么不同吗?
答:这一次的听众都是我的同行,其中还有国际顶尖的口译研究专家,所以我当时感到压力巨大。
问:您在这次同传工作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呢?
答:这一次万云峰庭长的发言是中国的法官跟国际法律语言学专家之间的第一次高层次学术交流,是中国司法走近法律语言学的重要的一步。万庭长本人对这个演讲发言非常重视,精心制作了演讲时展示用的PPT,对发言稿也是字斟句酌,所以很晚才将发言稿的终稿给我,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译前准备时间,这是我的第一个挑战。我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在万庭长发言前一天,我只睡了三个小时,几乎通宵看稿,熟悉发言内容。而我的第二个挑战是,当天万庭长在演讲时,潇洒恣意,兴之所致,完全脱稿,几乎就是即席演讲,演讲非常精彩,但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前晚通宵的准备工作几乎都没用,在万庭演讲开始一分钟后我就把讲稿扔到一边,做无稿同传,坚持了50多分钟。
问:那肯定很累了。专家们肯定反响热烈,对您的口译表现评价很高吧?
答:万庭长的发言后,IAFL执行理事Peter Gary教授,也是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一位退休法官,对万庭长发言进行了评价。听着他的评价,我就知道我已经完成了这一次帮助中国法官与国际法律语言专家沟通的任务。会后也有代表跟我握手,感谢我的辛苦工作,让我非常欣慰,我非常高兴能为这次法律语言学界的盛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更为社会和司法界对法律语言学越来越多的关注感到兴奋。
我们作为广外的学生,也为我们的母校能够举办这样的国际学术盛会感到骄傲。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